海倫是由小興安嶺山地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,屬松嫩平原的一部分。其地勢從東北向西南由低丘陵、高平原、河階地、河漫灘依次呈階梯型逐漸降低。境內無高山峻嶺,除少數殘丘外,大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平原。平均海拔239米,年平均氣溫2.5℃,平均積溫2 500℃,全年無霜期130天左右,年降水量500至600毫米,適合發展農業生產,海倫地域遼闊,自然資源豐富。
一、土地資源
市轄區幅員面積4 667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積465萬畝,占土地總面積的63.3%;其中園地1 242.4畝,占0.017%;林地91.6萬畝,占13.1%;牧草地2.9萬畝,占0.415%;人均耕地面積5.5畝。黑土是海倫市的主要土類,廣泛分布于全市(縣)的高平原地帶,占土地總面積的63.4%,土質疏松、多孔、團粒結構良好,腐殖質多,有較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,潛在肥力很大,為各種作物生長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。
二、礦產資源
海倫市礦產資源主要有已開發利用的磚瓦用黃粘土、土砂、河砂、河卵石、建筑石材等,總儲量2千億立方米,年采量45萬噸。在海倫河以北、克音河以西、扎音河西北還廣泛分布著白堊紀地層,其中含有澎潤土、沸石等工業原料;在東方紅水庫上游,分布著豐富的草碳資源,這些資源具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前景。近幾年,又勘探出儲量豐富的煤炭、砂金和礦泉水資源。其中礦泉水在省有關部門的幫助下,已被確定為地質勘探項目。海南鄉、豐山鄉兩處礦泉水分別為含偏硅酸型、含鍶型天然優質礦泉水,水中所含人體所需微量元素,細菌、放射性、污染等項指標均符合國家頒布的《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》,目前已開發利用。
三、水資源
海倫市水資源總量為5.21億立方米,其中地表水為4.11億立方米,地下水為1.1億立方米。從地表水看,資源比較豐富,年平均降水量548.5毫米,相當于24.4億立方米。流經境內的主要河流有兩條界河--通肯河、克音河;三條內河--扎音河、海倫河、三道烏龍溝。通肯河為境內最長的一條河流,流經8個鄉(鎮),境內流程182公里,流域面積8,128平方公里。境內蓄水工程有東方紅、聯豐、星火、燎原、東邊等5座大中型水庫,30座小型水庫;引水工程有2處;提水工程有小游動泵站391處。蓄、引、提等水利工程總凈調節水量1.55億立方米,占地表水平均資源量的39%。從地下水看,開采資源量為11,008.32萬噸/年。目前,全市已打供水井、農田灌溉井1,734眼,地下水開采量為3,266.32萬立方米,利用地下水灌水田3.13萬畝,旱田坐水種植10.2萬畝。
四、動物資源
海倫市東部山區有數十種野生動物,其中食肉動物主要有虎、熊、狼、野豬、水獺等10余種;食草和嚙齒動物主要有梅花鹿、罕達犴、山兔、黃鼠、麝鼠等近10種;野生鳥類主要有豆雁、飛龍、雀鷹、錦雉、翠鳥、黃鸝、麻雀、云雀、樓燕等30余種;野生蟲屬動物有蜾蠃、蛙、蜂、蟻、蝶等幾十種。
五、植物資源
海倫市植物資源主要分布于森林、草山和草原,總面積92.3萬畝。森林資源主要有楊樹、樺樹、松樹、椴樹、色樹、柞樹等17種用材林;野草資源主要有羊草、小葉草、三棱草、蒲草等植物;山產品主要有猴頭、木耳、蘑菇、山葡萄、榛子、橡子、芥菜、茭白、蕨菜、黃花菜等十幾種,尤其是蕨菜資源豐富,采集后遠銷到日本等國家和地區。此外,海倫市的中草藥蘊藏也十分豐富,可發掘利用的中草藥材53科、107個品種,總蘊藏量約為900萬公斤,其中主要品種平貝、地芋、刺五加、車前子、大活、升麻等品種270萬公斤,占總蘊藏量的30%;大宗藥材蒲公英、大薊、小薊、寄生、坤草、透骨草等品種約150萬公斤,占總蘊藏量的16.7%。主要分布在海倫農場及六個林場,面積為133.6萬畝,占全市總面積的19.5%,具有良好的采集前景。
六、旅游資源
海倫市的旅游資源主要有三個部分:一是古跡。目前,已發現古遺址12處,其中原始社會遺址4處,遼代遺址3處,金代遺址4處,清代遺址1處,并且采集到了大量的文物標本,可供參觀、游覽。二是名勝。有1913年建于“圣若瑟屯”(今海北鎮)的海北天主教堂,總面積256平方米,教堂正面有高十幾米的鐘樓,教堂大廳可容納400余人進行宗教活動,是海倫市及周圍市縣天主教徒活動中心;還有1997年復建的“三圣宮”(位于共合鎮(富大房子屯)),占地1.5萬平方米,有殿宇、石牌坊、鐘鼓樓等,是道、佛、儒三教合一的圣地。三是風景區。主要是東方紅旅游區。旅游區以東方紅水庫為主體,山水相連。水面2.5萬畝,山林面積1,000多公頃,山青水秀,景色宜人。旅游區現已開發了碧波亭、賞江樓、彩虹瀑、月亮灘、水禽島、漁家村等十幾處景點,辟有豪華艇環庫游、舢板劃、橡皮船、游藝、舞廳、酒吧、賓館、風味餐廳、林中帳篷等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,是觀光、旅游、渡假、舉行會議的理想場所。還有新開發的大峽谷森林公園。